网站首页 > 正文

纪念杨叔子院士:学高为师、德高为范的“大先生”

发布时间:2023-11-04文章来源:


11月3日,九江学院机械学院学子在机械楼开展诗词诵读活动,以诗言志,以歌咏言,缅怀我校名誉校长、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杨叔子院士,铭记叔子先生“一鉴清涟育夏魂”的崇高风范和赤子情怀。这是在叔子院士离开我们一周年之际,机械学院组织开展的“承志机械强国梦”主题教育实践活动。


今天,我们一起来回顾杨叔子院士作为科学家、教育家的经历和故事,从中汲取爱党爱国、砥砺奋进的精神力量。


一、战乱中背井离乡


1937年,抗日战争全面爆发。次年,由波田支队和106师团混杂的侵华日军溯江而上,向九江城区逼近。在距离城区不到30公里的湖口县双钟镇,一位气宇轩昂的中年人将全家数口召集到一起,语气凝重地宣布:现在,我们要外出逃难了。我们是炎黄子孙,决不做日本鬼子的顺民!绝不当亡国奴!


一个四岁的孩子,紧紧依偎在中年人的怀里,仰着头似懂非懂地听着,也学着大人们的样子用力点着头。那次逃难,让他从此懂得:“国家兴旺,家自兴旺;国家衰亡,家难保全”!


正在讲话的中年人,是民主革命先驱、“二次革命”秘书长杨庚笙(1869—1955),著名的江西“讨袁檄文”便出自他的笔下。那个四岁的孩子,便是杨庚笙之幼子—杨叔子先生。



1933年9月5日(农历七月十二),叔子先生出生于烟波浩渺的鄱阳湖畔一个叫“湖口”的美丽小县城。兄弟姊妹6人,他排行第五。“一线穿珠,秀才杨家”是当地对其家族的赞誉,说的是杨家先祖自宏高公明代任职湖口教谕,历经十五代,代代辈有人(秀)才出,成为远近闻名的书香世家、名门望族。


二、逃难路上曲折求学


战乱贯穿了先生的整个童年。自1938年从湖口逃出,一路辗转,经武宁、南城、石街,直到1940年逃难至抚州黎川县,才暂且安定下来,在这里偏安一隅至抗战胜利。一路颠沛流离,父亲对孩子们的启蒙和教育却始终没有间断。打从5岁起先生便在父亲指导下认字,咿咿呀呀地诵读古书,他的学前教育全是一本本的经书典籍。直到9岁入私塾学习,已遍读《四书》《诗经》《书经》,至于唐诗三百首与百篇古文更是张口便来,烂熟于心。


在黎川暂定下来后,父亲将他送进住处附近的私塾学习。由于私塾教学无法跟上时代步伐,学了一年左右,1943年9月,私塾老师涂寿山将他引荐至黎川县第一区小读高小。


当时小学分初小、高小,初小是四年,高小是两年。由于国学功底扎实,先生一入学就跳级念高小。语文当然是呱呱叫,历史也是叫呱呱,但“算术”却把先生难住了:因为之前压根儿就没接触过,用先生的话说,就是:“加法马马虎虎,减法迷迷糊糊,乘法稀里糊涂,除法一窍不通。”生性有股子钻劲的他,此后无论是走路、吃饭、睡觉甚至做梦都在演练加减乘除。当终于悟出来其中的道道,数学,不仅不再是难关,相反却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,孜孜以求,后来竟成了最强的科目之一。


先生仅用一年时间便完成了小学教育,1944年9月跳级进入江西中学读初一。所说的江西中学,是为了避开日寇,由南昌辗转南城,再迁到黎川的一所中学。


抗战胜利后的1945年10月,12岁的先生跟随父母返回故乡湖口,在此念完初中。随后考入九江同文中学读高一。先生至今念念不忘那次入学考试“历险记”:由于初中偏科,考试成绩出来,语文、数学、英语几近满分,化学、物理却考得非常糟糕,远未及格。学校考官经过反复讨论,认为语、数、外考得这么好,化学、物理怎么会差呢?肯定事出有因,绝不能放弃这棵好苗子!录!


经此一役,先生意识到偏科的危害性,入学后,狠下苦功,恶补理化,终于用成绩证明了自己:高一上学期成绩总平均分在全班六七十人中排名第二,与第一名仅有两分之差。次年四月,叔子先生随全家去了南昌就学。不到一年的同文中学学习,同文“读好书,做好人”的校训令他终生难忘。他后来在文章中还表示,为什么办学、办什么学、怎么办学,都包含在这“读好书,做好人”六个字之中。


三、爱情小插曲


1949年9月,一路“学霸”的叔子先生转至南昌一中读高二,结识了同年级的徐辉碧。“那时我刚满16岁,也不知什么是爱情,但实际上,当时已播下了经风历雨的爱情种子”,先生深情地回忆道。高中毕业后,叔子先生考入武汉大学工学院机械系(后并入华中工学院),徐辉碧先参军,后考入北京大学化学系,两个新中国的青年各自专注于自己的事业,历经十多年爱情长跑,终于在1960年初叔子先生受华中工学院委派出差北京期间,两人牵手正式领证结婚。新娘当时工作单位北京化工研究院的一间小屋权作婚房。1月23日那天,原本最具仪式感的新婚“闹洞房”因冰雪覆盖的北京全城停电,阻拦了所有亲朋好友的脚步,让他俩意外独享了温馨简朴的“二人世界”。为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,先生专门赋诗一首:“惊鸿一舞十年思,圆缺阴晴无间时。此夕鹣鹣终比翼,同心同结永同枝”。


杨叔子院士和徐辉碧教授


与先生相濡以沫半个多世纪的徐辉碧教授,不仅是贤内助,也是无机化学领域的专家,1962年由北京化工研究院调入华中工学院任教。1983—1987年,在华中理工大学任教授,兼任化学系主任、理学院副院长。1999—2003年任生命学院院长。


四、读好书与做好人


1956年4月,叔子先生因成绩优异被华中工学院提前留校,旋即派往哈尔滨工业大学进修。哈工大苏联专家云集,在校学生俄文水准很高,一小时能看一、二十页俄文专著,而先生虽然已是华中工学院学生中俄文的佼佼者,但一小时仅仅只能看十行,相比之下,差距甚大。没有捷径,只有“拼”!于是吃饭念,走路念,等车念,甚至进卫生间都在念。有一次先生跟舍友说去邮局寄信,将信放入大衣口袋,便出了门。一路念俄文,到了邮局在念,投邮时在念,返回时一直念进宿舍。舍友问:“去哪儿啦?”“寄信呀”“寄信?信不还在你口袋里?”低头一看,信果真还斜插在口袋里,他迷惑不解:“确实往邮筒里投东西了,没投信,那投的是什么?”直到如今,邮筒一直“严守秘密”,投了什么,先生竟不得而知。


“功到自然成”,仅仅3个月时间,先生硬是“啃下”了俄语这块硬骨头,不仅能听懂苏联专家讲课,而且有些字典里没有的单词他也能心领神会,应用自如。


1957年初先生被派往齐齐哈尔机床一厂、二厂准备学生的毕业实习。当地气温零下二三十度,凌晨四点多钟大部分人还在酣睡,他已在灯下埋头苦读;即使在路边等车,冻得浑身哆嗦用不停跺脚来抵御严寒,他口中还在念念有词背诵着生僻的单词。因为学习忘了去食堂吃饭的事儿时常发生,时间长了,大家干脆叫他“拼命三郎”。


叔子先生是一个视工作如生命,对时间安排精确到分秒的人,为挤出更多的时间学习和科研,从1956年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直到1986年女儿结婚,30年间家里竟没做过饭,一家人全部在食堂用餐。


1981年底,先生被公派去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做高级访问学者,从事与时间序列分析相关的研究,成绩斐然,得到吴贤铭导师的大加赞赏。一年期满,美国方面以优厚的待遇挽留,希望他能留下或暂缓回国。与他当时每月工资仅有75元人民币(即年薪600美元)相比,美国一位教授的年薪最低也有3万到5万美元,多则10万甚至20万美元以上。先生丝毫不为所动,带着研究成果及国外先进的理论与技术,毅然回国。


教育家科学家


杨叔子院士1993年—1997年任华中理工大学校长。“我在位的时候,学校主要有两大变化,一是学校地位得到了承认;二是教育思想发生了深刻的变化,这与文化素质教育有很大的关系。”叔子先生担任校长后,第一把火便是强调语文科目的重要性:要求所有在校学生(包括理工科),每年考一次中国语文,不及格的不予发放毕业证;在校生每年必须拿两个人文学分,否则不能毕业。即使到1997年,杨叔子卸去校长职务,华中理工大学也因高校合并,改称华中科技大学,这项规定仍然继续执行。这在国内高校特别是理工科高校引起巨大反响,杨叔子先生因此被称为“人文风暴”的领头羊。文化素质教育无疑是我国高等教育思想和实践的一种本土化创新,而杨叔子院士正是以科学人文交融的教育思想,成为我国文化素质教育的灵魂人物。2010年前后,同样大声疾呼“人文教育”的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王义逑如是说:“经济学家就要像厉以宁,工程学家当如杨叔子”。


杨叔子院士既是教育家,也是科学家。他开发出国内第一个信号处理系统;出版国内第一本“基于知识的诊断推理”的学术专著;发表国内第一篇智能制造的学术论文;1980年(47岁)成为湖北省当时最年轻的两位正教授之一;1991年(58岁)被选为院士,是华工五万多毕业生中第一位当选院士的学者;他长期致力于机械科学和工程的研究,在先进制造技术,设备诊断,信号处理,无损检测新技术,人工智能与神经网络的应用等众多方面获得了重要成果,尤其是带领团队成功解决了钢丝绳断丝定检测这一世界难题。他是我国智能制造的首倡者和先行者,先后获国家级,省部级科技与教学重要奖励20余项。


、家乡情结和九院故事


叔子先生一生心系故乡、情系桑梓,始终关心家乡发展和教育事业。2005年12月4日,叔子先生受九江市人民政府邀请,欣然受聘为九江学院名誉校长。此后先生不顾年迈体弱、工作繁忙,每年都要抽空来校指导学校改革发展,给大学生作报告,和青年教师座谈,并在学校设立院士工作站。自2009年起,先生每年捐资在九江学院设立“叔子爱莲奖学金”,专门用来表彰在思想道德方面突出的学生。自2011年起,在家乡的湖口中学设立“杨叔子·卫华助学基金”,先后共资助千余名优秀学子,直接资助金额200余万元。2012年12月,叔子先生被中共九江市委宣传部、市文明办评为2011-2012年度“感动九江十大人物”。


先生对九江学院的发展寄予厚望。他曾经在学校座谈会上指出,九江学院位于庐山之麓、长江之滨、鄱阳湖之畔,尤其是具有千年历史、享有“天下书院之首”美誉的白鹿洞书院,更为九江学院赋予深厚的文化气息和办学氛围。因此,我们一定要有信心,我们能够把我们的特色建得更“特色”。


先生对九江学院大学生满怀殷切期望。他在所作题为《踏平坎坷,成人成才》的九江学院万人报告会上指出,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明天,要把建设国家的担子挑起来,稳稳妥妥地挑好。面对诱惑,要做自己。信念至上,知识丰富,品德高尚,这才是当代大学生的风采。

先生对九江学院青年教师谆谆教导。他在与青年教师座谈时说,世界是傻瓜建成的,不是聪明人建成的。青年教师要去做奉献自己、服务大众的“傻瓜”,要信念执着、品德优良、知识丰富、本领过硬,在知识上更加富有、在思维上更加聪明、在能力上更加能干、在身心上更加健康、在人格上更加高尚。


杨叔子院士在九江学院作报告


先生亲属李晓平教授接受笔者访谈时,颇为动情:“记忆中,父亲最后一次回乡,是2013年6月中旬,出席“二次革命”100周年纪念大会。2014年6月11日中风后,他再也没有出过武汉。父亲常说,他做梦都想回湖口,回九江……”。


杨叔子院士一生诗礼传家、笃志报国;心系教育、知行合一;严谨求真、勇于创新;立德树人、桃李天下,是学高为师、德高为范的“大先生”。杨叔子院士忠党爱国、求真为民的家国情怀,以文化人、以育为法的教育思想,开拓进取、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和甘为人梯、淡泊名利的高尚师德,永远值得我们缅怀和学习!


作者简介:

阿詹:女,本名詹先桃,江西九江人。中华诗词学会会员,江西省诗词学会创委会秘书长,江西省作协会员,九江市诗词联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,《九江日报》特约专栏作家。作品散见于国内众多报刊杂志及文学平台,时有作品获奖。

张笑:九江学院机械学院思政科副科长。


责编:李金玲 审核:汪浩

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: